誰挫折了西芹王的銳氣?

文 / 盧燕儀

政府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劍指粉嶺馬屎埔村,黎生在當地耕種三十多年,曾是香港的美國西芹種植大戶。黎生當年耕地大、產量也大、人亦膽大。

十斗農地有多大?一斗地相當於六百多平方公尺,十斗地差不多有半個九龍公園大。黎生在馬屎埔的農地一度少則八斗、多則十斗,有乾地也有濕地,主力種美國西芹、白通、西洋菜。黎生說,香港西芹種植戶少,地勢是關鍵,西芹要的是低地,他在馬屎埔的耕地就是得天獨厚的低地。

那時候,黎生會在入冬前撒下從美國來的西芹種子,如遇上天氣暖、水份足的大好天時,三個月內就有收成,否則天冷氣寒,就可能要到四個月後才有收穫。快則三個月,慢則四個月,不少人覺得美國西芹生產期長,但黎生自有他的智慧,關鍵在於產量大,貨源穩。

黎生是生產規劃師,人膽大心細。甚麼時候下種?甚麼時候收成?他都記錄得清清楚楚。因為時機好重要。每年農曆新年前後菜欄休市入口美國西芹供應近零,就是本地美國西芹種植者千載難逢的黃金機會。黎生耕地大,分批種,分批收,西芹收成期整整一個月,市場反應理想,滯銷從來不在黎生的簿仔內。他指出,西芹好市時一盒(籮)七、八百元,兩盒一千五百元,一盒四、五十斤計,一斤平均批發價十五元,價錢相當和味。

黎生八十年代入行,種過名震一時的馬屎埔水葱,黎生十句講水葱,四句話好賣,風光歲月特別深刻。水葱後來跌破心水價位,黎生改種西芹、白通、西洋菜。八十年代黎生最風光,酒樓是他的主要客戶。每逢打風後或天氣凍,酒樓供應商搶靚菜,任由農夫開價,市況好誇張。大陸菜湧港,這類買手減少,黎生改種珍珠菜,以產量穩定見稱,深得酒樓訂戶歡迎,一斤批發價達十二元。農夫不求變等於待斃?黎說:只要你肯做就得。

他每天凌晨一、兩點起床,落田收菜,三時多運往附近天光墟(即北區臨時農產品批發市場)賣菜。辛勞一朝早,飲個靚茶休息一下?黎生沒有這個閒情,他賣完菜立即回家落田,直至早上九時、十時太陽出來,他為了避開猛烈陽光,才會暫時放下農田工作;但一到下午三時,太陽伯伯準備下班,黎生再次出動收菜,一直工作至晚上。

大陸菜當道,黎生能變,也敢變;能做,也肯做。

發展大軍殺到,二零一三年地產商恒基、政府兩面夾擊,前者向原居民買地,後者收回政府地,黎生耕地越來越少,相對以前的十斗八斗,現在只向原居民租下兩斗多一點的太公地,種珍珠菜、枸杞、木瓜,簡直小巫見大巫,黎生肯搏敢變,拋下兩字: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