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窩原居老農四十年的智慧

文 / 查映嵐  

和叔今年已經八十好幾,看起來身體健朗,跟太太一起打理六七斗地,現在是白銀鄉種菜最多的農民。不同於其他只在梅窩銷售的農民,和叔夫婦三十年來在長洲街市經營自己的菜檔。田裡目前在種著西生菜、椰菜、菜心、芥蘭頭、紅蘿蔔、節瓜、勝瓜、蕃薯、白茄子等,其中白菜心外頭極少見,是他們幾十年來留的種,「又稔又甜,好多人專登嚟我老婆檔口搵㗎!」他的菜種有些自留,有些購自西環的陳萬合及黃源盛兩家菜種行。

石壁水塘截水源 米農轉營種菜

白銀鄉位於梅窩山上,就近銀礦灣瀑布,距離碼頭約半小時腳程。過去這一帶遍佈稻田,人人種米。和叔一家本來就是白銀鄉原居民,祖上都在當地種田,他父母輩也是米農。1957年,港英政府興建石壁水塘,梅窩的河流被截斷水源,稻米種植在當地亦因此無以為繼。此時正值不少寶安、東莞人南遷至香港,有些人帶著種菜技術和菜種,落戶梅窩,和叔一家也是從這些新鄰居處學曉種菜,轉營為菜農。

六十年代,梅窩除了面臨上述的重大變化,也受香港工業起飛影響。村裡年輕一輩大多出城打工,自小落田的和叔也成為了打工仔的一員,出城做紙花廠。後來這些人多數回鄉耕田,和叔在1976年回到白銀鄉,務農至今:「都係耕田好啲,我全靠耕田養大五個細路仔。」

此地農業最興旺的年頭,農夫們都是經合作社「落欄」,由合作社安排街渡運到西環菜市場賣。合作社收菜心只付四五毫一斤,賣不完還會倒掉。話雖如此,那時產量高,割菜要割通宵,動輒十幾蘿,無法自行銷售;再說肥料也只是幾十元一包。對比現在漲至三百多元,那時的種植成本顯然低得多。這些年下來,在白銀鄉耕田的人愈來愈少,一留神身邊只剩下四五位老農了。合作社關門了,和叔種地的面積也只是全盛期的一半。最近倒是來了兩位租田種有機菜的年輕人,有時也會來向和叔討教。

發展推土機與動物鄰居

政府近年推出的「東大嶼都會計劃」對梅窩農民的影響還是未知數,不過和叔已經有過被收地的經歷:政府過去曾打算收地建公園,當時和叔夾硬踩上城規會爭取才不了了之。但相比收地與大型發展計劃,更貼身的麻煩卻是他的動物鄰居。梅窩多牛,有時十幾隻大水牛走過田地、挖蕃薯吃,難免破壞農作物。還有雀鳥、蝴蝶幼蟲、狗虱仔,農藥也無法解決問題。

和叔懂得善用政府資源,田上的遮蔭棚都是政府資助和裝嵌,本意是為作物擋雨,只是用過後發覺效果不理想,泥土因淋不到雨變得太鹹,反而令菜生長不到。此外和叔還申請了水利設施,由政府搭喉從銀礦灣瀑布引水到和叔的田,雖然等了幾年「等到發忟憎」,但終歸還是弄好了,現在整塊田都是由瀑布水灌溉。

和叔自覺年紀大,已經萌生收山的念頭了,但還是贊同年輕人嘗試從事農業:「種菜而家都搵到食呀,有價錢吖嘛,好過打份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