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
美麗蕉徑
如果你反對政府的方案,想用和平理性對話的態度對個官講,我反對這個方案,你撤回吧。個官就會問點解呀?你就話有⋯⋯呢幾個原因。個官會話收到你既意見,並且會作出記錄。恁佢點記錄呢?就係:持份者甲,同意個方案,但個方案在⋯⋯呢幾個方面不理想。你會覺得政府太亂來吧?政府的確是用這種方式和態度做咨詢工作。你會無言吧?政府是沒有所謂的,兩個口的官最怕你多言。
新界粉嶺、上水、古洞、坪輋的農民反對新界東北規劃快十年了,政府不理會。四、五年前放風,說會安置受影響的農民復耕,地點在古洞南。有些人還走到古洞坑頭一帶找荒廢的農地,看看是否有足夠空間安置所有農民。直到2017年,政府才透露,古洞南原來是等於古洞的南方(班官可能睇過村上春樹的小說: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古洞在青山公路邊, 由古洞出發一直走到粉錦公路傍停下來,那個地方其實叫蕉徑。是一個五十年代就住滿農夫的地方。今天,蕉徑仍然是新界最活躍最多出產的農業區,既然農地上有農夫在種植,蕉徑如何安置新界東北及其他受發展影響失去農地的農夫呢?
政府現時的發展方案,很多時都是以一個區域+一個方向來命名,例如新界東北、元朗南等等,今天多了一個古洞南的農業園計劃。用地區方向命名有個好處,其實沒有人知道那個地區的內容,或者根本不知道是哪個地方。很多蕉徑農民根本不知道,古洞南就是指他們的農地,他們連反對的意識都沒生起。
但是當你知道古洞南的農業園計劃原來座落在一個新界活躍的農區,而且需要先清空農地上的作物和農民,然後再在農地中間起一條雙線馬路,政府會再起蓄水池中央供應灌溉水和電力,想在園內種植的話,需要寫一個未來可以發展、有經濟效益的種植計劃,計劃寫好,呈上,好,你等審批。你不得不大罵政府:邊有人咁樣假農業之名摧毀香港農業呀﹗
其實蕉徑有最獨特的地理環境,農區佈滿四通八達的鄉郊小路,小路傍總有流水,流水進入一塊田,繞幾個灣又流入另一塊田,走到哪裏都是水中倒影。因為蕉徑的南面有大刀刃山脈和西面的雞公嶺山脈,源源不絕的山水流經蕉徑,再轉入雙魚河進入塱原濕地。山水由山邊的農地沿地勢高低一塊田一塊田地往下流,農民自發維繫山水灌溉系統,幾十年來山水滋潤蕉徑每一吋土地,養活了整個農區。你親身到過蕉徑,你會發現農業園選址的荒謬,顧問機構對香港農業運作亳無認識,農業園的運作更是無視農民的實際需要⋯⋯
而農業園原本的一個功能是安置新界東北的農民,包括粉嶺、上水、古洞地區的農戶等等,可是,政府2019年第一季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進行新界東北計劃,而農業園還在草擬階段,所以,農業園是絕對無可能安置到新界東北受影響的農戶⋯⋯唔⋯⋯農民⋯⋯政府其實知唔知自己做緊乜?
一個山谷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農業生產區,需要不止一代人的耕耘,除了辛勤,還得看當地天然的和人為的農業資源。空降到蕉徑農地的農業園並沒有在規劃上考慮到蕉徑的天然資源和人文歷史,破壞香港農業耕住合一的運作,將會導致農民生產成本急劇上漲,替農戶日常運作帶來更多障礙。
今期種植香港,我們不單進入蕉俓走訪農戶,更邀請他們一起與我們進行採訪、進行水文調查、一起編輯內容,我們想呈現出蕉徑之美好,並不在外來的科技、高度集中的官僚管理可以製造,希望當官的明白,香港農民不是乏缺農業科技的認知,而係他們已經因應地區的天、地、人資源與市場的關係,挑選了合適的農業技術,融入了日常的操作之中。
由達記園到今天花園
1970年代,農夫文哥的父親落戶蕉徑,那時候蕉徑是個農村社區,由粉錦路口,即蕉徑蔬菜產銷合作社的位置開始,一條不夠小型車輛經過的村路,兩旁都是小商店小攤販,販賣日常百貨。。。
希望快啲叻啲、種好啲!
才種了一年,沒甚麼經驗,幸好有朋友常提甚麼時候要落種,甚至幫手培苗。要有技術,才能產出源源不絕的食物,才能夠維生;要累積經驗,才知道怎樣種得好每一樣東西。其實在香港啊,都沒得學。。。
兩姐弟一條心
從蕉徑彭屋村小巴總站下車,轉身跟着村民入村,離遠望見中空如心形的大榕樹,在公廁前右拐,進入鄉間小徑,經過別人的祖屋、田壢,農莊,三面彩旗下的大屋就是凌太的農場。。。